STOmics logo 时空组学

EN

Stereo-seq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5.01.23 内容来源:华大BGI

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的两项研究“共生菌环境干预阻断蚊媒病毒流行”和“衰老的时空编程及干预”入选,彰显了华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与科研攻关能力。


其中,“衰老的时空编程及干预”项目基于华大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等技术完成。


01 再度入选“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本着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原则,最终评选出7个知识创新类和3个技术创新类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Stereo-seq成果第二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此前,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完成的“高精度生命全景时空基因表达地图绘制”入选了2022年度“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本年度入选的“衰老的时空编程及干预”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顾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等团队共同完成。该研究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等,对2、4、13、19和25月龄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小肠等9个器官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一张包含72个细胞类型的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这是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点击查看研究详细解读>>>Cell | Stereo-seq助力构建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


微信图片_20250123103605

衰老时空图谱


器官衰老的“晴雨表”:熵增和细胞身份丧失


通过对这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的深入研究,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关键指标——“组织结构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组织/器官内混乱程度的量化指标。熵越高,器官内部就越混乱,就像一个原本井井有条的房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杂乱无章,如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研究发现,9个器官中,海马体、脾脏、淋巴结和肝脏熵增最为明显。这意味着这些器官更容易衰老。


微信图片_20250123103626

组织结构熵


此外,研究还发现,熵的增加与细胞身份的丧失相关,尤其是在组织结构熵较高的区域。细胞身份丧失是衰老的常见特征。就像一个优秀的士兵,随着年龄增长,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技能,无法再有效地完成任务。同样,细胞也会随着衰老而丧失其原有的功能,导致器官功能下降。


这是首次利用时空组学数据探讨组织熵增,结果表明,结构混乱会导致衰老组织的功能衰退。这对我们了解衰老如何影响组织微环境中的基因表达和细胞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延缓衰老的曙光:精准干预IgG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研究还找到了一个潜在的延缓衰老的靶点——免疫球蛋白G(IgG)。研究团队发现,IgG会在衰老的“核心区域”(衰老敏感位点)周围大量聚集,就像“煽风点火”一样,加速周围细胞的衰老,特别是诱导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进入促衰老状态,从而加剧组织衰老。且无论在小鼠还是人体的衰老组织中,都观察到了IgG的升高,这表明IgG可能是衰老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通过减少IgG,可以降低小鼠的衰老特征!这为延缓衰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衰老的机制,还为我们提供了延缓衰老的潜在策略——通过精准干预IgG,降低其表达水平,或许就能减缓衰老的进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顾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马帅“致一”研究员,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冀喆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彬、蔡雨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研究员耿令令,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李嘉明、左越晟,北京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宇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所有动物实验均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以及华大科技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涉及的时空组数据由华大自主研发的Stereo-seq技术以及DNBSEQ测序平台完成。